突发事件!有消息称,常见甜味剂阿斯巴甜有可能在本月被宣布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据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一个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机构,有望在7月14日将阿斯巴甜列为这一类别。
据知情人士透露,IARC在本月初与外部专家进行了会面后做出了这一决定。外部专家根据现有的证据对阿斯巴甜进行了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IARC的评估结果并未考虑剂量的问题,这是另一个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组织——食品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的工作内容。
JECFA将于同一天公布他们的评估结果,解释了个体摄入阿斯巴甜的多少,或者在什么特定条件下,这种物质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据知情人士透露,甜味剂阿斯巴甜有可能在本月14日被宣布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这一消息让原本位于「可乐鄙视链」底层的零度可口可乐更加不受欢迎。
目前,可口可乐的无糖汽水、玛氏的Extra口香糖以及部分Snapple汽水中都使用了阿斯巴甜这种添加剂。
此次阿斯巴甜被列入「可能的人类致癌物」的决定由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做出。据消息人士称,在本月初,IARC与外部专家进行了会面,并根据现有的证据对该物质进行了评估。
需要指出的是,IARC的评估结果并未考虑剂量的问题,这是由世卫组织下属的食品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负责。JECFA将在同一天公布其评估结果,并解释在个体摄入多少量或特定条件下,这种物质对健康会产生影响。
阿斯巴甜首次被认定为可能致癌物,可口可乐和这些产品也在用
报道中阿斯巴甜被归为的类别则属于 2B 类致癌物,跟手机辐射、咖啡等被列入统一类别。
即便如此,IARC 的决定也很有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
2015 年,IARC 将草甘膦列为 2A 类致癌物,虽然后面其他机构对此决策提出了质疑,但使用了这种材料的商业公司仍然受到不少影响。
此前,德国拜耳公司因在除草剂中使用了草甘膦而被消费者告了。消费者声称自己的癌症是因为用了这些含有草甘膦的除草剂导致的。
2021 年,拜耳公司针对该案件第三次上诉美国**裁定都失败了。
争议中的阿斯巴甜
早在 1965 年得时候,阿斯巴甜就在一次医学实验中被意外发现,它得甜度是蔗糖的 200 倍,这意味着在饮料中添加一点点就会很甜,1 克的热量是 4 个卡路里,和蔗糖差不多。
不过一般每升零度可乐里面添加的阿斯巴甜只有 0.5 克左右,所以一罐零度可乐里面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多呼吸几下就消耗了。
之所以说阿斯巴甜存有争议,是因为它在人体内水解之后,会生成氨基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初中化学就说过甲醇的危害:致盲和致癌,严重还致死。
另外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也被证明摄入过量会导致抑郁以及**伤害神经系统。
对于参与新陈代谢的这些有害物质而言,有一句名言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不谈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自 1981 年以来,JECFA 一直认为阿斯巴甜在接受的每日**内是安全的。
例如,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 12 到 36 罐无糖汽水才会有风险。其观点得到了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国家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同。
在阿斯巴甜之外,还有数十种代糖,比如总是和阿斯巴甜一起出现的安赛蜜,和口香糖广告一起出现的木糖醇,比阿斯巴甜名声还差,作为代糖鼻祖的糖精。
在咖啡馆调味桌上一般会有四种糖包:黄糖、白砂糖、液态糖浆和零卡路里代糖。最后这种代糖包里面的的代糖其实也并非只用到了一种代糖,而是多种代糖的混合物:异麦芽酮糖、赤藓糖醇、麦芽糖醇、三氯蔗糖等等。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零卡路里代糖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代糖。
首先,三氯蔗糖是目前造出来最甜的代糖,甜度是蔗糖的 600 倍,尝过糖精的人就知道,甜到这儿份儿上,只需要一点点就苦到哭,所以就需要前面的几种口味纯正,甜味好热量低的糖来中和三氯蔗糖过度的甜味。
当然,人有悲欢,车有离合,月有圆缺,糖不可能甜度高口味好无害处卡路里低,如果有,那一定很贵,异麦芽酮糖、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的缺点就是不够甜,甚至还有没有作为基本甜度单位的蔗糖甜。
代糖新宠 —— 赤藓糖醇
近年来,包括元气森林、喜茶在内不少饮料品牌开始抛弃人工代糖阿斯巴甜,转而使用赤藓糖醇作为代糖原料。这是一种既能保证甜味口感,又能避免大量热量产生的蔗糖替代品。
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的企业 —— 三元生物,就来自中国,其超过六成的收入就来自赤藓糖醇这一产品。
根据沙利文研究数据,2019 年三元生物赤藓糖醇产量占国内赤藓糖醇总产量的 54.90%,占全球总产量的 32.94%,为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的企业。
三元生物最大的客户正是元气森林,同时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喜茶、达利集团、统一等也都饮料品牌是三元生物的重要客户。
今年 5 月 15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WHO advises not to use non-sugar sweeteners for weight control in newly released guideline》,指南中提到:
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降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指南表示,有证据表明,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减少成人或儿童的体脂没有任何长期益处,长期使用非糖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这是世卫组织首次在关于甜味剂的报告中,时候崔明确提出非营养性甜味剂(non-nutritive sweeteners)这一概念,并将日常生活应用较为广泛的赤藓糖醇、木糖醇等糖醇类甜味剂划于其外。
早在 2021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在服贸会中国饮品健康消费论坛中向行业提出倡议:饮料行业应更多使用赤藓糖醇等甜味剂,从而早日达成饮料健康化。
不过英国《自然・医学》杂志 2 月 27 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则指出,常用的人工甜味剂赤藓糖醇可能会加速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该研究作者、克利夫兰诊所预防心脏病学联合科主任 Stanley Hazen 也承认,该研究存在局限性,临床研究只观察到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后续研究还需进一步验证在更多普通人群中的结果。
而动物实验中 Stanley Hazen 发现,赤藓糖醇可能会导致血小板更容易凝结,脱落并移动到心脏,从而引发心脏病发作,或转移到大脑导致中风。
这次对阿斯巴甜的归类也非全无价值。 接近 IARC 的消息人士称,这个改变将有利于激励更多关于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这几年在在无糖和健康的潮流下,越来越多人相信喝无糖饮料会比普通饮料摄入更少糖分和热量,从而更有利于减肥。实际上不少研究已经指出,代糖除了未必真糖更健康,部分无糖饮料甚至会让人更容易发胖。 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们真的可以找得到完美的代糖。
来源:爱范儿
什么是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Aspartame)是一种常见的甜味剂,也被称为天冬氨酸甲酯。它是一种低热量的替代甜味剂,具有甜味而不提供与糖相同的卡路里含量。
阿斯巴甜在食品和饮料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无糖或低糖产品中,例如无糖饮料、口香糖、酸奶、冰淇淋、糖果等。它的甜度大约是蔗糖(普通糖)的200倍左右,因此只需使用极少量的阿斯巴甜就可以达到相同的甜度效果。
阿斯巴甜的化学结构类似于蛋氨酸和苯丙氨酸,是由这两种氨基酸的衍生物组成。当阿斯巴甜被摄入后,它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成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等成分。这些成分在体内被代谢后释放能量,但相对于糖而言,阿斯巴甜的卡路里含量非常低。
阿斯巴甜通常被视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在许多国家被批准用于食品和饮料中。然而,对于某些人群,如苯丙酮尿症患者和对苯丙氨酸敏感的人,阿斯巴甜可能会引起健康问题。此外,一些研究也对阿斯巴甜的潜在健康影响提出了一些疑虑,例如与癌症、代谢综合征、头痛等的关联。然而,目前关于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和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仍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明确其长期食用对人体的影响。
对于一般人群而言,在适度食用的情况下,阿斯巴甜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低热量替代品,可以作为控制糖摄入和管理体重的一种选择。
阿斯巴甜对人体的危害?
对于阿斯巴甜(Aspartame)对人体的危害,目前科学界的观点存在一定的争议。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健康问题和争议的观点:
- 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疾病,患者缺乏分解苯丙氨酸的酶。对于这些患者而言,阿斯巴甜中的苯丙氨酸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他们应该避免摄入阿斯巴甜。
- 可能的癌症风险:一些研究提出了阿斯巴甜与癌症之间的潜在关联。然而,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并不一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机构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认为其在推荐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对人体会导致癌症。
- 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摄入阿斯巴甜可能与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尚不一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阿斯巴甜与这些疾病之间的确切关系。
- 食欲和体重管理:阿斯巴甜是一种低热量甜味剂,常被用于控制糖摄入和体重管理。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能对食欲和食物摄入产生复杂的影响,可能与增加食欲、促进甜食偏好和体重增加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中,需要更多证据来支持这些观点。
什么是致癌物?
致癌物是指能够引发癌症的物质或因素。它们可以是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学因素,对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致癌作用。
化学物质中的致癌物通常被称为致癌化合物或致癌物质。这些化合物可以存在于环境中的空气、水和土壤中,也可以是食物中的添加剂或污染物。常见的致癌化合物包括石棉、苯、二甲基亚硝胺、多环芳烃等。
物理因素中的致癌物主要是指一些辐射,如紫外线辐射和离子辐射(如X射线和γ射线)。这些辐射能够损伤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发生突变,增加了癌症发生的风险。
此外,一些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也被认为是人类致癌物。例如,人类**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致癌物对癌症的风险影响程度可能不同,有些物质可能具有更高的致癌风险,而有些物质的致癌性可能较低。此外,个体的遗传因素、暴露时间和剂量等因素也会影响致癌物对个人的风险。
更多优质好看博主资源尽在这里: 点击传送门,若打不开,建议更换浏览器(Edge谷歌等)~